广东省博物馆自媒体传播矩阵
广东省博物馆是国内率先构建起自媒体传播矩阵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其自媒体矩阵已形成 “一网(官方网站)、一书(小红书)、两微(微信、微博)、三视频(抖音、快手、视频号)”的多元布局,涵盖图文资讯、音频解读、视频内容发布及线上直播等丰富功能。这些平台既坚守专业内核、深耕科普价值,又融入趣味表达、强化互动体验,已成为广东省博物馆对外传播文化、连接公众的重要窗口与核心渠道。
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2013年3月上线,名称“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以“阅读最完整的粤博,分享最有趣的幕后”为运营理念,内容由藏品、展览、活动、文创、学术、公告六大板块组成,同时还是国内首个开通微信导览功能的博物馆。
2020年3月,广东省博物馆微信订阅号“粤博订阅”和视频号“广东省博物馆”上线。订阅号专注于博物馆政务新闻和重点节日、纪念日的个性化推送。2022年5月,广东省博物馆门户小程序上线运营。至此,广东省博物馆形成以服务号“广东省博物馆”为核心,订阅号、视频号和小程序多维度的微信线上服务与信息发布系统。
截至2025年6月,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已超过630万。
广东省博物馆新浪微博
广东省博物馆于2010年12月入驻新浪微博平台,名称为“广东省博物馆”,是国内首批开通官方微博的文博单位。微博主要为粤博与公众的互动平台,同时承担文博科普、业务推送和公告发布功能,还是举行业务直播的重要平台。
2017-2019年,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博连续三年在“文博新媒体论坛”中获得“文博十大影响力官微”称号,2020年,获得 “文博十大创新力官微”称号。2021年,获得政务微博“创新应用与传播优秀微博”。
截至2025年6月,广东省博物馆微博粉丝量约67万。
广东省博物馆小红书
广东省博物馆小红书账号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定位,专注于推广岭南文化。账号秉持“文物活化”理念,通过网感表达、本土叙事和高互动玩法,着力展现文物与当代生活的紧密连接。其轻松活泼的视觉设计和丰富的互动活动,成功吸引了广大年轻用户群体,有效助力粤博实现“文化破圈”。
账号于2024年6月正式开通,入驻伊始便引发网友热捧:首条入驻信息发布24小时内粉丝数即突破1.3万,点赞量过万,各项数据持续迅猛增长。在日常运营中,账号及时发布常设展、临展预告与开幕信息、文物解读、教育活动及文创产品等笔记,凭借精美的图片和走心的文案精准触达文博爱好者等目标受众,帮助观众深入理解粤博文物背后的故事,显著提升了博物馆在小红书平台的口碑与网络人气。
截至2025年6月,小红书平台#广东省博物馆#话题累计浏览量已突破9134.9万人次,相关讨论量高达38.8万条。
广东省博物馆官方短视频账号
广东省博物馆官方短视频主要有“抖音”“快手”和微信视频号三大平台,名称为“广东省博物馆”。内容以博物馆展览、教育、文创等相关业务活动的创意短视频为主,同时还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直播的重要平台。形式上适应大众传播和平台特色,更为轻松、简洁,助力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潮起来。
广东省博物馆短视频账号由专人运营,主要有以下特色:内容简短精悍,传播渠道多样。内容多控制在3分钟左右,内容紧凑、涵盖面广、节奏明快,符合用户阅读习惯,方便传播。紧贴观众需求,活泼有深度。短视频内容不仅涵盖博物馆基本业务,还涉及博物馆日常配套工作、展厅环境相关的展示,让观众全景了解博物馆。
粤粤直播间
“粤粤直播间”是广东省博物馆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后推出的创新品牌项目。该项目采用策展人与主持人双主播出镜的形式,专注于特展的深度解读,每场直播根据特定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录制。自2022年4月15日首播以来,截止到2025年6月,“粤粤直播间”已成功播出13场,累计观看人数超过750万人次。通过融媒体中心自主运营的视频号、抖音、新浪微博等平台,节目逐步形成了辐射全国、受众年轻、互动丰富的特色。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粤粤直播间”让展览内容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提升了粤博特展的知名度,同时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博物馆公众服务水平的提升。
“粤赏新春”系列直播
“粤赏新春——专家云导赏”是以广东省博物馆春节期间特展、主题活动,以及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展览为依托,邀请特展策展人、馆外嘉宾、讲解员等共同拍摄录制的一档春节特别线上文博看展节日。节目内容涵盖策展理念分享、重点文物讲解、互动游戏展示、艺术表演欣赏、主题活动介绍等,让观众春节在家即可云观展,解决了节假日期间门票预约难的问题,让展览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博物馆展厅内,而是通过互联网走向干家万户。“粤赏新春——专家云导赏”节目先后联合央视频、新华网、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新浪微博、腾讯新闻等媒体同步播出,截止到2025年6月,已连续五年在初一至初六上午10点准时直播,场均观看人次约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