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馆概况
机构职能
章程与规划
粤博新闻
政务公开
公告
党工青妇
大事记
展览
正在热展
展览预告
对外交流展
展览回顾
虚拟展览
流动云展
藏品
藏品库
藏品总目
3D文物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活动
粤博讲座
专家导赏
在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志愿者
粤博讲台
服务
参观指南
门票预约
参观路线
文创
馆长信箱
学术
学术机构
专家风采
学术资讯
科研课题
学术期刊
出版物
全媒体
媒体报道
自媒体
微视频
直播回放
形象宣传片

资讯

首页 > 资讯 > 粤博新闻

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 粤博展示四堂“真研学”示范课

2023年07月11日拟稿/供图:穗教宣 粤博教育中心 浏览量: 6945

6月30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东省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协办的“大开‘研’界·走读广州”——广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举行,粤博肖海明馆长出席活动。广州市教育局领导致辞,绘就广州研学实践教育发展的蓝图,举行100条经典研学路线的启动仪式,颁发“广州市港澳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牌匾。广州市天河中学谭小霞副校长分享了多年来与粤博开展研学课程的经验。粤博及合作学校老师联合展示了四堂不同主题的“真研学”示范课,旨在构建广州研学实践“五个一”新格局,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了更科学、规范的研学指引,引领全省研学实践教育的探索和创新。同时,由市教研院指导优化、馆校合编的研学手册也新鲜面世。现场300多名学校师生近距离感受真研学的魅力,此次展示将为研学实践提供“广州样本”。


1688626567063

 

体验“真研学”:海上丝路寻芳香

粤博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的课程在当天精彩亮相,内容涉及远古生物、海洋软体动物、海上贸易、岭南服饰,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真研学的魅力。

在粤博广东省自然资源展厅,天河第一小学的孩子们体验《海洋软体动物》研学课程。他们一边听粤博导师的互动讲解,一边在研学手册上认真地记录。

在展厅旁的“课室”里,馆校双师授课,让孩子们了解小学课本里贝类的相关内容,再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触摸、聆听、问答等方式探索贝类世界,最后把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贝壳进行创意设计串成风铃,倾听大海的声音……

1688626615126

 

在大舞台区域,广州市天河中学学生在馆校双师引领下,体验了《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寻香之旅》研学示范课。身着汉服的学生们,先是体验净手、品香等传统香礼;然后辨识檀香、乳香等植物香料,最后将合好的香料反复揉搓后DIY香牌。学校老师还从香料的起源、贸易等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1688626657152

 

揭秘“真研学”:专业师资作支撑

研学示范课只是广州研学的一个缩影。据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一直在推动“真研学”的落地:优课程、双导师、重实践、有评价是“真研学”的主要特征。其中,课程是研学的核心。此前,广州组织了两批学校进行课程资源研发,设计出35门研学实践系列教材。

“真研学”需要有专业的师资作为支撑,它以1名基地营地研学导师+1名学校名师师组成的“双导师”授课模式,让基地和学校优势互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真研学”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把研学创意物化。

 

多元“真研学”:百条经典路线发布

活动现场,广州市教育局开展了“大开‘研’界·走读广州”研学实践教育系列主题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暑期将至,为了让学生感受“真研学”的魅力,主办方发布了100条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经典路线,这些路线根据“红色教育”“传统教育”“劳动教育”“国情教育”“自然生态”“国防教育”“财商教育”“智能制造”八大主题进行设计,引导青少年们在研学实践教育中“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感受广州的“老城市新活力”。

1688626698907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的暑期研学也在如火如荼的招募中。七年来,粤博开展100余场研学活动,走过11条古驿道,带领2000余名学子行走南粤大地。今年“驿路同游”南粤古驿道研学课程在暑期面向公众推出了五条线,还有三条线被学校定制。五条线分别是从化钱岗古道与荔枝主题研学、韶关烽火课堂与丹霞科考主题研学、惠州人文与岭南本草研学、大湾区文化融合与科技发展研学、台山江门华侨文化与地理研学。

1688626731166

这个暑假,跟随粤博前往最时令线路广州的后花园从化,体验钱岗古道与荔枝主题研学。走进钱岗古村,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对古村落进行更多直观理解与思考,并以“钱岗糯米糍”为线索,探究岭南自然风物、历史地理与文学艺术的奥秘。徒步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通过植物课堂等多彩形式,近距离感悟园区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最受欢迎的韶关烽火课堂与丹霞科考主题研学,将行走韶关的乐昌、仁化及南雄。在乐昌坪石沉浸式体验烽火课堂,致敬坪石先生。在仁化丹霞山开展多主题科考研学,提升科学理解力。在南雄梅关古道,解读千年古道的历史、人文、自然要素;升级版的惠州人文与岭南本草研学,将徒步罗浮山,踏上古道,探索岭南本草的奥秘。通过青蒿素主题实验体会传统医药的力量。感受“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领悟东坡先生“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豁达、化苦为乐的人生况味,福泽百姓的格局与心境;最火爆的大湾区文化融合与科技发展研学,在认识香山历史基础上,通过考察湾区连通的现代规划,探究乡野新社区营造,体验澳门多元文化,探访航空基地,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最热门的台山江门华侨文化与地理研,从地理志视角,解读上川岛何以成放洋之地?海口埠为何成港?梅家大院因何成圩?广海卫如何筑牢海上门户?……借助多元材料创制沙盘,从人文地理角度探索由海及港而圩的演变脉络。以“金山伯”的身份,寻访故里、建设乡野,感受归来时的一份桑梓情深……行走南粤古驿道,在被唤醒的南粤古驿道上,感受新生古驿道的魅力,续写南粤大地上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