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广东省博物馆“十三五”发展规划

2021-12-20

   

  中国和广东省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博物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特别是从2008年国家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服务和管理水平都在不断改善和提升。广东省博物馆作为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近年来在公众服务、教育推广、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博物馆的综合水平,强化博物馆发展的计划性,更好地服务观众和社会,实现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相关内容和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有关“十三五”期间文物、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本馆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16至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基本概况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广场东南侧,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广东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广东省博物馆是华南地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深受群众喜爱的旅游热点。
  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社会开放。旧馆馆址在广州市文明路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即原广东贡院旧址),占地面积4.3万㎡,除广州鲁迅纪念馆外,还辖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包括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等。1992年10月,新的陈列大楼在原址上建成,总建筑面积1.87万㎡,其中新建陈列大楼1.23万㎡,陈列面积达0.6万㎡。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异地重建广东省博物馆。2010年5月18日,总投资8.842亿元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在广州市珠江东路2号建成试运营。新馆建筑面积达6.7万㎡,其中陈列展览区面积2.2万㎡、观众服务区面积0.8万㎡、藏品管理区面积1.05万㎡。
  2013年7月,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广州鲁迅纪念馆(国民党“一大”旧址纪念馆)独立建制,归口广东省文化厅管理。同年8月,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园”划归广东省博物馆管理。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考古发掘、调拨、购买、接受捐赠等方式征集了大量珍贵文物,并据此进行深入研究,举办各种形式和题材的陈列展览,努力向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藏品收藏保管与保护、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教育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丰硕的成果。截至2015年12月,广东省博物馆收藏藏品共计17.6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近2万件(套),自然标本、化石4万余件(套)。地域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遗存、华侨文物、海洋文物、外销艺术品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由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组成。基本陈列以岭南文化和广东历史、自然等为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艺术、自然三大方向,有《广东历史文化陈列》《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自然资源展览》《土火之艺——中国历代陶瓷展》《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等。临时展览具有内容丰富多样、策划有条不紊、设计推陈出新、制作安全环保等四大显著特点。新馆开放以来重点转向国(境)外和省外大型交流展,其中不乏如《广东历代绘画展》《天南重地——雷州历史文化展》《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最早的美洲人——北美原住民文化展》《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等跨区域、跨国(境)文化重要展览,社会效益显著。
  二、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场馆建设日趋完善。广东省博物馆经过多次改造或重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新馆对外免费开放,标志着广东省博物馆在硬件上已迈入现代化大型综合博物馆的行列。
  藏品质量稳步提升。作为广东地区藏品数量最多、华南地区藏品数量靠前的省级综合博物馆,古代及近现代外销工艺品、出水文物、岭南画派书画和自然资源系列等藏品,质和量均在全国博物馆中名列前茅,独具特色的藏品体系初步形成。建立起了一套严谨、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藏品征集制度,确保省政府每年拨付的藏品征集专项经费得到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新增藏品8956件/套,本馆藏品总数达176119件/套。
  陈列展览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了以表现广东历史文化、广东自然资源和独具广东地域文化特色的潮州木雕、端砚以及馆藏特点陶瓷等为主的历史、自然和艺术三大基本陈列。“十二五”期间共举办临时展览108个,逐步形成了原创展、交流展(国内、国(境)外)两个系列的临时展览体系,着力打造展览精品“走出去”,成为优秀岭南传统文化输出的阵地。2011年,广东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在第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获得了“最佳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奖”。2014年,原创展览《异趣?同辉——馆藏清代中国外销艺术精品展》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5年,《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在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中获得“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教育活动日益丰富。初步建成了涵盖文化志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文博专业人员等社会各个群体在内的教育活动体系;每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数百场次;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成立了专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探粤秘笈”、“地铁海丝展”、岭南文博讲堂、博古鉴真(公益文物鉴定)等活动品牌效应初步体现。“十二五”期间共举办各类教育活动2269场,参与人数235702人次。“东张西望——海帆留踪系列教育活动”入选全国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
  藏品保护特点鲜明。广东省博物馆立足于区位优势和本土资源特色,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广东省文物局颁发的文物复制资质、文物拓印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2家全国首批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优质服务机构之一,出水文物保护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共完成文物修复保护项目3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项目6项),修复文物逾2000件(其中珍贵文物93件),并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南海I号”“南澳Ι号”等国家级重大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文物保护工作,其中“南澳Ι号”明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评“2010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外,在上级相关部门支持下,目前正积极筹建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力争不断提高本馆的文物保护科研水平。
  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广东省博物馆已构建起了一个以数字化硬件平台为支撑,以馆内数字资源为基础,以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教育、观众服务和行政管理业务为核心的面向多层次受众的信息系统,“十二五”期间建成文化遗产数字化保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等11个应用系统。在新媒体领域,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成果显著,官方网站点击率在亚洲地区华语圈排名靠前;首创国内首例微信导览应用,粉丝超过10万人。完成馆藏13万件/套文物和约4万件其他藏品的数字化基础工作,是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项目的试点单位之一。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广东省博物馆在认真总结半个多世纪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体制创新、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思路,谋求以创新获取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2年,广东省博物馆获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2013年,广东省博物馆发起成立了国内博物馆界首家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启了国内省级博物馆利用社会资源办馆的范例,对于提升广东省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产生了有益的促进。2014年,广东省博物馆被确定为文化部和广东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并于同年底成立了广东省博物馆理事会。理事会的成立对于事业单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具有开拓性意义。同时,本馆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行政管理、藏品征集、开放运行、安全保卫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纵深结合的制度管理体系初步建成,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从2010年5月新馆开馆运行至2015年底,累计接待观众超过830万人次,日均观众接近5000人次,成为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和对外宣传的主窗口和粤港澳文化交流的主阵地,为提升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由本馆牵头创立的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是新型公共文化事业服务体系的重要项目,2007年获评文化部“创新奖”的唯一特等奖。2012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将合作范围扩展,升级为“粤港澳流动博物馆”,积极引进港澳地区提供的流动展览。目前,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成员单位达100余个,基本覆盖了广东全省,制作流动各类展览77个,总观众达2000余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接待观众数量超过150万人次。2014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三、发展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博物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建设和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有关文化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博物馆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十三五”期间也是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和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随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日益增长,对博物馆的关注度也会不断上升,愿意走进博物馆的市民不断增多,这为博物馆更加积极充分地实现自身职能,增强与社会双向良性互动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在运行机制上,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关系有待理顺,落实博物馆理事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队伍建设上,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科研能力不够突出,标志性科研成果相对较少,精细化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专业背景互补、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完全形成;在财政资金上,运行资金来源单一,保障运行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资金仍比较紧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具体业务上,存在公众服务不够完善,展厅规范化管理有待提高;陈列展览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陈列展览策展题材和展示手段有待丰富;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尚在起步,有待推进;结合藏品挖掘自身教育资源的潜力还未完全发挥等问题。
  要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有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勇气,厚植自身优势,引入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模式,全面提升学术科研、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对外经营等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和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博物馆事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各届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博物馆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开创广东“十三五”发展的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理念
  以创新发展激发工作活力。继续坚持“体制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改变旧有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以创新驱动业务的开展,激发文化创造力,使创新成为引领本馆事业发展的“能量源”。
  以协调发展推动事业进步。以“博物馆+”推进博物馆与科技、教育、旅游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教育推广、公共服务、文创开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业务能力和辐射潜力的不断增强,更好地促进本馆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以绿色发展促进节能环保。加快引进陈列展览新材料、新手段、新科技,增加无污染环保材料的使用比重,提高辅助展品、设备设施的循环使用率,节约能源和用水,提高环保意识,让博物馆成为区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博物馆。
  以开放发展深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与国(境)外的文化文物交流活动,重点拓展与欧美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博机构的业务交流和合作。强化与国内兄弟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博物馆的展览合作和交流,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文物博物馆系列学术会议与论坛。组织优秀文物展览及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努力打开文化传递与共享的生动局面。
  以共享发展提升文化惠民。围绕智慧博物馆和流动博物馆建设,实现文博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扩大文博产品的有效供给,打造本馆的文化惠民服务特色和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发展目标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特色文物资源丰富,同时拥有广阔海域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广东省文物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发展机制,加强藏品收藏和保护力度,增强展览策划能力建设,推出更加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和业务辐射能力,打造岭南的博物馆特色品牌,在国家和区域博物馆的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型博物馆。
第三章 发展任务
  一、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理事会、基金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新制度的同时,加快对原有管理制度的修订,进一步完善横到边,纵到底的博物馆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文物征集委员会、展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各委员会对本馆业务工作的决策和指导职能,初步建立规范、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责,打破只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束缚,全面实施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竞争上岗和聘任制度;提升沟通能力,畅通本馆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单位的文化建设,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
  强化培训、轮岗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本馆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进取、创先争优,全面推行专业技术岗位竞争上岗和考评制度。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建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本规划期内,力争本馆事业编制总数有所增加、实现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从现有的71%提升到82%,年度培训数量增加到400人次。
  二、强化文物管理与保护
  全面落实《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管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发展规划(2013-2020)》中所确立的工作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
  完善特色藏品品类,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博物馆收藏体系;提升传统强项馆藏,注重征集精品或填补空白,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集和完善外销品艺术品、潮州木雕等具有岭南特色的藏品系列;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征集与研究。充实自然类藏品,打造突出岭南地域特色的自然藏品体系。每年保持新增藏品1500-2000件(套),并逐步提升其中珍贵文物所占的比例。
  完善文物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藏品的利用与研究水平;改善文物库房软硬件环境,逐步建立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和区域性监测平台,确保文物保存环境全部达标;加强库房日常管理,使文物检查工作常态化;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现藏品数据100%信息化,每年完成不少20件馆藏精品的三维立体影像获取;争取在2020年,藏品管理研究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例增长到3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0%,打造一支库房管理知识、信息设备操作和研究水平兼备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大文物安全防护,每年制作文物囊匣不少于500个。完善文物库房的标准化建设,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完善点面结合、实时监控与远程监控相适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逐步完成对安防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切实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加快现有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建成“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实现文物保护工作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设备,重点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专用仪器设备和修复设施的配备,建设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实验室软硬件平台。
  开展馆藏文物藏品病害调查,建立数据库;加强展品跟踪监测与保护维护,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提升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能力,加强纸质、陶瓷、金属文物等本馆传统领域的文物保护技术力量,加大对出水文物、竹木漆器、骨角象牙、纺织品及油画等本馆急需领域、特色领域和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拓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以砖石质遗址保护为突破,参与本地区重要古建筑和海防遗址的保护;积极参与考古现场保护。在本规划期间,完成50-100册古籍文献的修复工作,年度保护修复文物藏品数量不少于450件。
  加强对本馆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改善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和微环境,建立适应广东地区气候环境的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体系;同时,加强对本馆文物保存环境及博物馆周边环境的监测,完善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力争建成区域性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中心。
  以“南澳I号”和“南海I号”沉船出水文物的保护为契机,针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问题和需求,开展出水文物病害研究;开展出水文物现场保护技术和出水文物科技考古研究。力争将本馆建成国家级的出水文物保护科研基地。
  三、优化展览策划与交流
  做好基本陈列的更新计划,启动2个基本陈列的大纲重编写工作,本规划期内至少完成对一个基本陈列的内容及展示的改陈工作。基本陈列展览每年更新的展品比例逐步提升,前两年年度展品更新率为上展展品总数的5%,后三年年度展品更新率为上展展品总数的7%。
  整合馆藏资源,为观众呈现传统岭南历史文化、风俗自然;提升展览辅助手段,通过图录、教育活动、文创来揭示藏品、展览内涵,推动专题研究,培养策展人团队;在建馆60周年之际,举办系列大型专题展览。在本规划期内,利用本馆藏品每年策划4-5个原创展览;举办粤港澳三方合作的大型展览至少1个;举办跨省联合的区域合作展览至少3个;力争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推介的精品奖不少于2次。
  根据《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发展规划(2013-2020)》确立的目标,坚持以我为主,有计划地与文博单位建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博物馆展览交流群。本规划期内,每年举办临时展览10-12个(其中引进的馆际交流展览4个),外推本馆展览4个或以上。重视引进国外和港澳地区优秀展览,引进境外展览总数不少于10个。重点加强与国外著名博物馆的深层次交流,拓展合作范畴,推广我馆原创展览至境外展出,巡展场次不少于10场。
  四、提升教育与服务能力
  深入挖掘本馆资源,充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完善博物馆展览导赏系统,扩大馆长导览和专家导赏的覆盖面。致力于创造博物馆数字体验,积极利用交互式网络技术助推博物馆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针对教师和学生初步建成“菜单”式博物馆课程,结合馆藏核心文物藏品设计相关教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根据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开发针对性的教育项目,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需要;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推动本馆成为全省文博志愿者示范基地;探索建立博物馆教育记录和评估方法,系统开展本馆的教育项目评估。在本规划期内,每年提供给中小学生的免费讲解服务不低于1000小时。
  不断提升本馆的接待能力和条件,细化服务内容,提供贴心细致的特色化“文化”服务;完成对本馆现有观众票务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为观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本规划期内逐步向观众开放本馆的文博图书馆,提供本馆出版物、其他文博文献和电子图书查询、阅览服务;为观众提供互动交流、咨询留言、在线访谈和网上调查等公众服务栏目,探索建立公众满意度指标和反馈机制;设立“馆长信箱”和“馆长接待日”,接受观众和社会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观众调查和观众行为分析,每年针对重要展览和服务项目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观众调查;本规划期内,参观人数的年平均增幅不低于3%。
  提升本馆文博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推进完善流动博物馆建设,实现中小型展览扶持平台到覆盖粤港澳的文博综合资源共享平台的转变;探索流动博物馆的竞争性动态次级节点运行模式,初步实现分级多节点的运作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流动博物馆运行品牌,涵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瑶寨”“流动博物馆志愿者小分队”“博古鉴真走基层”“微展览微流动”“流动文博阅览室”“流动工作坊”等子项目。全面提升流动展览的质量,建立内容丰富(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类、科普类、非遗类等)、类型平衡(图片展、实物展、文物展)的流动展览储备库。在本规划期内,每年新增成员单位数量不低于3个,年均更新展览数量不少于5个,年观众量超过150万人次并逐步增加,五年观众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
  五、加强文物活化与利用
  深度挖掘和整合本馆馆藏文物资源和展览资源,依托博物馆发展基金、馆校合作等方式推动社会资源助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充分利用本馆特许生产商资源,通过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实用的系列文化创意精品;利用馆内实体店、网上商店等销售手段打造博物馆文化产品线上线下的立体销售新模式;利用本馆微博、微信、全国各类文化博览会及新闻媒体等扩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宣传力度,让具有博物馆特质的文创产品深入人心,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力争成为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
  建立以藏品与服务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与应用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建立博物馆大数据应用中心,为本馆业务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初步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博物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编制完成《文物数字化元数据著录标准规范》,并逐步完善各类文物的影像、三维数据采集流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围绕馆藏珍贵文物,大力发展馆藏文物二维、三维数据的采集和开发利用;落实“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出以移动设备传播和弘扬岭南文明、传统美德的公共文化产品;在本规划期内,完成全部馆藏藏品的高精度二维数据采集与登录,完成不少于600件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与运用。继续优化藏品检索系统,到2020年实现50%以上馆藏藏品一般信息的社会开放查询,平均每年向社会公开10000件藏品的高精度数据信息。
第四章 重点项目
  一、实施“岭南文化走出去”项目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本馆将积极利用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地缘优势,深入挖掘本馆藏品资源,策划弘扬岭南文化并能引发国际共鸣的高水平展览。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将独立举办的《异趣·同辉》《牵星过洋》《动物的奥秘》等原创展览推送到国外;深化与荷兰、韩国、德国、美国等国以及港澳地区的博物馆间的战略性合作,在学术研究、人才培训、展览合作、教育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多边国际合作,扩大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宣传推介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二、实施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建设项目
  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筹建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要求,以“立足本省,辐射华南,面向全国”为目标,配合上级行政部门的部署尽快建成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通过整合文物、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将中心打造成具有较强文物保护修复、保护科研能够和培训、咨询、交流等功能的区域性重点综合性文物保护机构。中心建成后应重点开展针对广东地区文物及环境的特点的科技保护工作,特别是推动文物制作工艺、南方沿海高温高湿环境下文物的腐蚀病害及保存环境监控、出土文物和出水文物的腐蚀病害与保护、古建筑和大型遗址的维修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三、实施智慧博物馆试点项目
  基于智慧博物馆理念,结合博物馆文物保护、智能管理和惠民服务的实际需求,完成智慧博物馆顶层设计和平台升级;加强珍贵文物数字资源建设以及数字资源向社会开放建设;重点研发藏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以观众体验为核心的智能服务平台、构建集成多源观众属性和行为数据的观众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继续开发新媒体的应用深度,完成对官方网站和微信后台的升级改造;制作一批经典的数字产品;汇集博物馆的藏品、观众、展览和新媒体数据,构建满足面向博物馆应用场景的大数据特征数据模型,建成大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平台,将本馆初步建成国内博物馆大数据应用示范点和智慧博物馆示范单位。
第五章 发展保障
  一、坚持正确导向
  在实施本规划期间,坚持深入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落实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和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本馆党委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实现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双促进、两提升,充分发挥馆党委在文博业务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为本馆事业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组织协调
  合理确定部门分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本馆领导班子要强化管理,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协调解决本规划期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馆各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的主要指标设置总体目标和年度计划,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认真组织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三、拓展规范经费
  积极争取上级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增加本馆的运行经费;拓宽社会资金来源渠道,利用理事会、基金会等广泛吸纳社会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开源节流,重点保障主要业务经费,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和其他重大项目支持;建立经费使用监督机制;注重经费使用效率,增强预决算管理和各年经费的动态调整。
  四、强化内部控制
  以全面贯彻上级《单位内控规范》为抓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加强信息公开,构建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本规划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五、优化人才队伍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开展人才结构评估,制定人才计划,提升本馆岗位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通过传帮带、在职培训、进修和深造等方式,建立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逐步提高的人才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探索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提高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