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馆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合作的本科课程《博物馆学实践》获评2024年广东省馆校合作示范项目。
2023年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山大学签订了关于中山大学本科生课程《博物馆学实践》的合作协议,将《博物馆学实践》搬到博物馆这座大学堂,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实现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项目旨在探索博物馆学这一极具实践特征的新兴学科的示范性馆校合作实践教育模式,将高校博物馆学教育植入到真实的博物馆职业环境中,力求合作创建一批博物馆学核心课程、对教学与博物馆工作兼具指导意义的优质教材、馆校融合的师资团队、前沿创新的展览项目与学术成果、兼备公众教育与参观服务功能的智慧博物馆教育平台等。
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每周一次在我馆接受现场授课。内容涵盖理论讲授、专家座谈、博物馆职能部门实地考察、展览现场深度剖析以及合作策展项目等高度实践性的环节。在授课教师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公众调研,与博物馆专家紧密合作,共同完成符合博物馆特色和需求的展览项目,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山大学的学生们在我馆策展人员和流动博物馆的指导和配合下,利用废旧的岗亭,经过奇思妙想的重新布局设计,制作了“捕风捉影——模拟画像师工作室”、“挖土烤骨——挖土考古人”两个pop-up互动职业微型体验展。世界第二小的“博物馆”——岗亭博物馆在广东省博物馆西门开放。
我馆和中山大学将以此项目为契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双方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题申报以及教学提质培优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同时,双方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利用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和开放的课堂环境,构筑高校实践教育的新高地。通过这一创新的馆校合作模式,促进教育和文博事业的融合发展,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文博人才。
本科课程《博物馆学实践》合作教学获评2024年广东省馆校合作示范项目
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博物馆学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协议
博物馆工作人员给学生上课
世界第二小的“博物馆”——岗亭博物馆在粤博开展